欄目導航
avigation
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生物學活性主要有幾方面
瀏覽: 703|
發布時間:2022-10-25
|
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(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,PDGF)是貯存于血小板α顆粒中的一種堿性蛋白質。是低分子量促細胞分裂素。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家族包括血小板生長因子(PDGF)和血管內皮細胞因子(VEGF)。每種生長因子均可由多種細胞產生,其受體均為酪氨酸激酶(RTK)型受體。血小板衍生的生長因子家族成員包括:PDGFA、PDGFB、PDGFC、PDGFD、胎盤生長因子(Placental growthfactor,PGF)以及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、VEGF41、VEGFB、VEGFC、FIGF(VEGFD)等。
PDGF最初從血小板中發現,在損傷早期從血小板α顆粒釋放出來,啟動并加速組織創傷修復。PDGF生物學活性主要有幾方面:
1、趨化活性。誘導巨噬細胞與成纖維細胞的游走,對中性粒細胞、平滑肌細胞、成纖維細胞有趨化性。在創傷早期,可以促進周圍細胞向創傷部位聚集,配合血小板的凝血作用,激活創傷部位的免疫系統,為創傷修復奠定基礎。
2、具有縮血管活性。PDGF能引起血管收縮,是比血管緊張素II更強的血管活性物質。在創傷初期,可以刺激創傷部位的毛細血管迅速收縮,降低創傷部位的血壓與流速,促進血液凝固,為創傷修復創造條件。同時,PDGF可以誘導受損的上皮細胞與內皮細胞分裂增殖,促進血管的形成與再生,為創傷修復提供保證。[3]
3、促分裂效應。PDGF能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、成纖維細胞、膠質細胞的分裂增生。PDGF通過激活PDGF受體跨膜蛋白傳遞細胞信號,刺激停滯于G0/G1期的成纖維細胞、神經膠質細胞、平滑肌細胞等多種細胞進入分裂增殖周期。
4、參與磷酸酯酶激活與前列腺素代謝。PDGF與有受體的細胞作用時,能誘導磷酸酰肌醇循環和花生四烯酸的釋放,促進前列腺素、PGI2和PGE2的生成。PGI2和PGE2的增加可能會加速骨吸收,并增加其擴血管以及抗血小板的活性。